名稱: 下城庄月恆門
METADATA
欄位 | 值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6157770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林鑫咸、顧志莉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東勢鎮下城里之開發始於清嘉慶13年(西元1808年),初稱「石城」,後與「新城」相對,而改稱為「下城」;至清道光3年(西元1823年),陳吉昌、胡阿滿等人倡議開發下城庄,三年而墾成,取名「和興庄」,意謂「人和庄興」。東勢鎮下城和興庄內原有兩座相對稱的城門:「日升門」與「月恆門」,這兩座造型突出的門樓,不但是下城和興庄的標誌,也是下城客家墾拓歷史的縮影。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中部地區發生「戴潮春之亂」,下城和興庄民成立義民會,擁護官方,派兵丁外出參戰,戴萬生等戴黨趁和興庄壯丁稀少,派30名「紅頭」摸黑侵占下城庄西穎堂陳林屋公廳,庄民在僅十餘名壯丁下,攻其不備,以寡擊眾剷除侵占亂黨;自驅逐亂黨後,下城和興庄民為防外患再發生,全庄動員合力建造東、西兩門,題名為「日升門」及「月恆門」,並於村莊四周遍栽刺竹,從此以後,亂黨匪徒不敢再次侵犯,奠定下城和興庄安定繁榮基礎。「日升門」因道路拓寬工程已於民國85年(西元1996年) 拆除,現僅存「月恆門」傲然屹立,為東勢地區彌足珍貴的前清歷史古城門。 |
dc:format | 數量: 1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0602-1101-000003 |
dc:language | 中文 |
dc:publisher |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耆老口述(臺中縣東勢鎮下城社區發展協會∕環保志工隊長楊月燕);文獻期刊(臺中縣客家風物專輯∕篇名:第六章名勝古蹟)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6157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