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象山陶瓷業

METADATA
欄位 | 值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4350801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徐瑜 |
dc:date | 建檔日期: 2008-12-05 |
dc:description |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C0-1000512-2009-000010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關連: 在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左右,農民以陶瓷加工為副業,「家庭即工廠」是當時常見的景象。這種勞力密集的手工產品在當時增加了頭屋鄉的就業人口,也增加家戶收入,帶動地方繁榮。民國70年(西元1981年)初,由於世界石油危機波及各行業,陶瓷廠陷入困境,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初再遭美元貶值及勞基法之實施後,受到工資高漲、環保意識抬頭等因素衝擊,陶瓷業無以為繼,大多歇業,而赴大陸、東南亞投資者亦不在少數。雖目前有部分業者研究開發富有創意的「陶藝品」為主,但仍需積極倡導,以創陶瓷業另一新境界。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435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