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題名: 世紀的寶貝 第1集

Get Refined Records

METADATA

Field Value
rdf:type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r4r:locateAt http://data.odw.tw/record/d4702156
dcat:themeTaxonomy data:Anthropology
dc:creator 創作者-姓名: 製作人:呂健煜導演:李素卿攝影:宋明杰 | 羅健偉 | 鄭明和 | 謝大兵
dc:date 數位化日期: 2010-07-16
dc:description 摘要/故事大綱: 林炳煥,1927年出生在屏東縣內埔鄉豐田村。小時候家裡開理髮店,母親做生意,爸爸哥哥嫂嫂全部都是理髮師,身為家中老ㄠ的林炳煥卻有上學,讀到當時日治時代稱為高等科的學歷,他說「我讀書很聰明,只有算數不及格,歷史地理我都100分,最差95分,但是數學就沒超過50分了!」在現在所謂「豐田國小」讀了八年書,他說國小有柔道、劍道等防身的運動科目,在學校等公開場所,也不能說自己的母語,思想都要改造。高等科畢業後,林炳煥考上糖廠研究所,研究化學,做了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轉去考空軍,成為一名修理飛機的修護員,據他表示「當時修護員一個月一百多元,最高領到146元。」對林炳煥而言,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灣人在生活上普遍上與日本人是有差別,但是日本政府對於台灣的交通、水利與治安,卻做的很好。他印象中「日本派出所只有兩個警員,一個部長主管,一個巡察,晚上門開著也不會有人偷東西,因為沒什麼好偷,也沒有人敢當小偷,因為在日本時代當小偷被抓,刑責很重。」台灣光復後,林炳煥失去工作,就在河邊採石頭,要不然就到山上盜採竹子來賣,或是到木材行做木工,鋸木頭。「當時大家生活都很困苦,沒有富有的人,當時在鄉公所所有公務人員都換人,換大陸來的,換不認識字的,只是在那裡蓋印章。」不過之後,林炳煥到新竹的一位表叔那工作。這位表叔在日治時代時,從台灣到大陸工作,光復後回台灣新竹當一名官員,所以林炳煥就到這表叔那當他的隨扈,直到民國三十六年發生二二八事件。「228事件一發生,全省就暴動了,因為受國民黨壓制受不了了,外省人都留3分頭都不敢出門,台灣人從身材走路就看的出來是台灣人,我三叔因為穿官裝,馬上幫他改裝,我就保護他回屏東,回故鄉就平安,我保護他們回屏東,到了屏東車站全部都有活動,我就是好動的人,我就跟叔叔說,我不保護你回去了,你自己回去,我去看熱鬧了,當時有分組參加暴動,我就去報名參加空軍組,因為日本時代我是修飛機的,之後我會被抓就是因為我有簽名。」 林炳煥回憶說「因為我有參加抗爭,有名冊所以被查到,就被抓去關,抓到潮州分局,關一個晚上,一直請人交保,沒有辦法,當時豐田村的王村長,在日本時代有跟我哥結拜,像親兄弟一樣,我媽就拜託王村長,想辦法保我,也都沒辦法,一定會槍斃,幸好王村長請與他有叔侄關係的一位將軍,幫我保出來,他就幫我把我的名字在名冊裡刪掉,然後就放我出來,所以他是我的恩人,我是重感情的人,我現在講這些就會想要哭,我現在會坐在這裡,就是因為當初的王村長,我一生都感恩他,保出來之後,我就有污點,當時情治人員會追蹤,監視有污點的人,我當時要去工作都沒人敢用我,連講話都沒人敢跟我講話,誰跟我講話,他們家都會有事,白色恐怖相當嚴重,相當恐怖,講難聽點就是相當惡毒。」 被保釋回家的林炳煥回到家中也不能做什麼,就想辦法,於是才會有撮把戲。「我第一次撮把戲在內埔的市場,娛樂大家一下,沒賣東西,當時20歲。」
dc:format
  • 檔案類型: wmv
  • 數位化類別: 影音
  • 檔案描述: 網路預覽
  • 檔案名稱: ca100017-df-rebaubei001-0001-b.WMV
dc:identifier 詮釋資料識別碼: 7.1.1.11-099-100017-re00001
dc:publisher 出版/出品者: 客家委員會
dc:rights
  • 原件典藏單位: 客家委員會
  • 數位檔案典藏單位: 客家委員會
dc:subject 作品類型: 影音作品
dc:title 主要題名: 世紀的寶貝 第1集
r4r:hasProvenance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4702156

PROVENANCE

Field Value
rdf:type data:Provenance, r4r:Provenance, prov:Activity
prov:wasStartedBy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47/bf/cc.html
rdf:type dcat:Catalog, voc:CatalogRecord, prov:Revision
prov:hadPrimarySource
http://broadcasting.hakka.gov.tw/files/600-1000-2557-1.php
rdf:type prov:PrimarySource, voc:PrimarySource
prov:atLocation gns:7280290
prov:value 典藏機構與計畫:客家委員會:數位臺灣客家庄:臺灣客家影音數位典藏計畫, 地理架構:行政區:台北市 信義區, 時間架構:2010-12, 內容主題:人類學:漢:客家:客家影像紀錄:紀錄片:人文關懷
data:objectID 4702156
schema:thumbnail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56/da/8f.jpg
rdf:type dct:MediaTypeOrExtent
prov:wasRevisionOf http://broadcasting.hakka.gov.tw/ezfiles/0/1000/plugin/o_hakka/video/57/2557/ohakkapart_2557_6124431_47175.jpg
data:digiArchiveID 125201012000254
prov:wasGeneratedBy project:q21095898
cc:license
CC3.0:BY-NC-ND
rdf:type dct:RightsStatement, cc:License
rdfs:label CC3.0:BY-NC-ND
rdfs:comment ICON license, MetaDesc license
prov:generatedAtTime 2010-12-31
prov:wasAssociatedWith agent:q20872470, http://data.odw.tw
prov:startedAtTime 2016-05-31T08:59:58.744670+08:00
prov:endedAtTime 2016-05-31T08:59:58.748172+08:00
prov:atLocation gns:6728700
r4r:isPackagedWith
data:d4702156
rdf:type dcat:Dataset, data:Reused, r4r:RRObject
prov:hadPrimarySource voc:CatalogRecord
r4r:hasLicense
CC3.0:BY-NC-ND
rdf:type dct:RightsStatement, cc:License
rdfs:label CC3.0:BY-NC-ND
rdfs:comment ICON license, MetaDesc license
prov:wasGeneratedBy project:q210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