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國武里協天宮
![](https://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56/d9/25.jpg)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4701698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黃建豪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協天宮為花蓮縣最早建築的廟宇,於清光緒4年(西元1878年)由總兵吳光亮所建,當時因開闢璞石閣(今玉里)時因水土不服,病死者不計其數,當時為祈求將士平安,於現今協天宮所在地,立廟塑關聖帝君像,命名為協天宮並揮毫「後山保障」之扁額懸掛於拜殿上方至今,當時廟宇為坐西朝東的茅堂,後來經過多次整修為現今雄貌,此廟除了供奉一尊由山西運城祖廟迎回的關聖帝君神像,另供奉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五榖大帝、天上聖母、至聖先師、城隍爺、關平、周倉、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義民爺、范將軍、謝將軍等,每年農曆6月24日關聖帝君誕辰及中元普渡時,協天宮皆會舉行盛大祭典。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503-1006-000102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寺廟志工口述,參考玉里協天宮祈安清醮專輯 |
dc:rights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4701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