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拼音: 四縣:loˋtienˇmiˊconˊcog vugˋ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4701688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黃梅惠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來台祖是徐氏第14世的祖先敏公,最早就在此落地生根至今。徐有恩先生表示因年代久遠,屋頂產生漏水的情況,牆壁也開始剝落,民國40年重建,當時請麟趾村的耆老鄧鄧郎先生來做屋,後來種植甘蔗的人越來越少,所以現在屋頂以紅瓦、鐵皮、琉璃瓦等不同材質來作為屋頂,但主結構上都還是穿鑿屋,廳下最前面的上方設立了鳳眼能讓裡頭更通風,徐有恩先生家裡的穿鑿屋保留的非常完整,重建至今(民國98年)已經有58年的歷史。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307-1010-000374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徐有恩口述 |
dc:rights |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4701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