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拼音: 四縣:miˊ nungˇ suiˇ xienˊ giungˊ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3334639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羅景賢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在美濃鎮近四百座的土地伯公中,共同奉祀水德星君與土地伯公的只有兩座,其一是位於龜山與獅形頂間、龜山圳引水處的水仙宮,另一座是位於吉洋裡溪埔寮得水德壇。由於龜山圳可以灌溉獅子頭圳以東的溪埔寮、九坑、十坑等荖濃溪河畔三百七十餘公頃農地,且因為獅子頭圳東片的農田地勢較高,竹子門發電所餘水灌溉無法灌溉,從獅形頂到溪埔寮的堤防北側河岸地開發比較遲晚,一直到龜山圳、龜山堤防完成以後,沿線居民為感念拓墾不易,又祈求上蒼庇佑堤防與圳路不要被洪流大水破壞,便在龜山堤防起點與龜山圳取水口附近,興建一座水仙宮福德祠,同時奉祀水仙王、土地伯公與龍肚莊水利三恩公。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220-2008-001258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誌(書名:美濃鎮誌)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3334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