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拼音: 四縣:miˊ nungˇ ginˋ cadˋ funˊ zu soˋ(miˊ nungˇ ginˋ cadˋ gonˊ li pai cudˋ soˋ)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3334628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范玉玫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甲午戰爭後,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日人為顯示其統治者的權威,在各城莊的中心建立行政機關。美濃聚落的中莊位置,在日人徵收民地後,興建了「公學校」、「警察官吏派出所」、「信用組合」、「美濃橋」,以掌握美濃的教育、行政、經濟及警政。美濃警察分駐所設立於日明治35年(西元1902年),位於當時全莊之中心位置,象徵權力之中心,日昭和3年(西元1928年)後於間開始建成具有日本衙署的造型,美濃警察分駐所是日本時期政經的中心,美濃公學校莊役所永安老街及火車站都在附近。美濃警察分駐所載日本時期稱為「高雄州旗山郡美濃官吏派出所」,在當時美濃地區設有三個警察官吏派出所,美濃官吏派出所設有巡查部長一人及巡查二人。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220-2008-000643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誌(書名:美濃鎮誌)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3334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