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三洽水媽祖廟
![](https://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27/e9/81.jpg)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3334624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范玉玫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美濃天後宮位於永安路,清同治年間,有個官逼民反的「戴潮春」事件,美濃六堆客家二百多名的義勇軍在李龍、李虎兄弟率領下,協助清軍前往嘉義地區剿匪,在追逐匪徒經過新化、左鎮到玉井山區時,正好有一個媽祖陣頭進香回來,聽說美濃的客家人在剿殺匪徒,當地居民怕被誤認為是土匪遭到傷害,繞境的信徒們因而一哄而散,留下媽祖神像和陣頭。李龍等義勇軍沿途追殺卻未見一匪徒,又惟恐匪徒半途埋伏突擊。在危急之時,李龍等人遂請示媽祖,才得以假借迎神賽會行動,佯裝陣頭抬著媽祖的神轎,平安的返回台南,化解困危。李龍等義勇軍有感於媽祖的顯靈庇佑,主動向當時的台南知府請求,而准予將媽祖的金身請回美濃的自宅內供奉。由於在日昭和12年(西元1937年)強制推動皇民化運動,台灣地區民宅禁止祀奉神明,李龍等人請回自宅奉祀的禡祖神像,只得暗藏於美濃廣善堂內,百年來居寄人籬下,僅靠乩童替人消災看病,一直到民國40年。民國41年,廣善堂舉辦神明出巡時,媽祖才借乩示意選擇在現址興建廟宇,由信徒吳瑞祥慷慨捐贈土地。美濃天後宮的執事們,欣喜獲知媽祖神尊的源頭後,遂於今年農曆九月九日三太子聖誕時,盛大的安排媽祖回到玉井鄉望明村振安宮進香結爐,這在美濃地區是個大事,因為客家莊的媽祖竟然是從閩南莊迎回供奉。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220-2008-000637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網站資料(URL: http://www.youcute.com.tw/NT/index.aspx?act=article&aid=117471790);地方誌(書名:美濃鎮誌);家戶受訪者口述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3334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