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拼音: 四縣:fugˋ onˊ gieuˋ ianˊ congˇ(fugˋ onˊ ianˊ iabˋ fuˋ toˊ zam)
![](https://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0f/88/27.jpg)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3334623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楊淑華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菸葉輔導站為菸酒公賣局為了種植菸草,從生產到管理的全程管控,於各個菸區設立的菸草的「生產管理機構」,一般稱為「菸葉輔導站」或者地方叫做「繳菸場」。這個空間是菸農將燻乾、調理和包裝完成的菸葉繳交給公賣局的場所。第一座美濃菸葉輔導站於日昭和14年(西元1939年)成立。由於菸葉種植面積擴增,為服務菸農,於民國41年(西元1952年)成立南隆輔導區,民國44年(西元1955年)增設龍肚輔導區,及廣興輔導區;民國45年(西元1956年)設立福安輔導區;之後尚有一些輔導區成立,民國61年(西元1972年)龍肚輔導區分出龍山輔導區;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南隆輔導區分出吉東輔導區;民國73年(西元1984年)廣興輔導區分出廣林輔導區,共八處菸葉輔導站。菸業輔導站在菸葉種植期間,為農民主要的聚集點,它是生產和社交的匯聚中心。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220-2008-000635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誌(書名:美濃鎮誌)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3334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