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拼音: 四縣: miˊ nungˊ gongˋ san tongˇ
![](https://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0f/88/24.jpg)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3334617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楊淑華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由古阿珍先生糾集志同道合12信士於日大正4年(西元1915年)春,在俗名牛皮寮下古細番先生住宅,先行祀奉三聖神牌,該神牌來歷係由杉林鄉鳥仔坑三聖茅盧(現行杉林鄉月眉村新開莊樂善堂)請傳香火祀奉,據傳樂善堂前身是由苗栗玉清宮傳香火而來。日大正6年(西元1917年)之梅月(4月)訪巡堂所,得於山光水色俱佳的雙峰山麓,擇吉日興建。日大正7年(西元1918年)冬季前堂造竣,同時號稱廣善堂。隔年冬季前堂造竣,同時號稱廣善堂。嗣後興建講堂、玉清宮,民國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增建玉清宮,成為美濃鎮民信仰中心,美濃四大善堂(美濃廣善堂、南隆輔天五穀宮、廣興善化堂、祿興裡石橋仔善誘堂)之首。廣善堂是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時期,美濃地區儒教信仰宣講勸善的重要場所,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絕大多數也是由此為基點,向外擴展所設,在六堆地區儒教信仰歷史發展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廣善堂主祀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暨玉清宮玉皇大帝。堂內亦是鄉紳聚集扶鸞著書的「鸞堂」,宣化忠孝節義,致力於地方建設,修建橋樑,整頓交通,慈善公益,社會救濟工作不遺餘力。民國94年5月24日公告為歷史建築(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40107826B號)。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220-2008-000627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家戶受訪者口述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3334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