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名: 傅斯年校長畫像
![](https://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57/66/fb.jpg)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4740720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rchives |
dc:description | 用途簡介: 傅斯年,山東聊城人,生於1896年3月26日,幼年喪父,由祖父及母親撫育成人。在北京大學念書時期,傅斯年為五四運動的學生領導之一。、傅斯年於1949年被任命為國立臺灣大學第4任校長(1949年1月至1950年12月)。在擔任校長任內,倡導臺大「學術獨立,思想自由」,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更名為「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積極進行臺大醫院的組織改革、師資養成、增加編制名額,並推動臺灣醫學的本土化;當時亦謝絕「內地來臺的醫學泰斗要來幫助他整頓醫學院和附設醫院」,認為「日據時代臺灣保有第一等頭腦的人材,大都走上學醫這條路。」,因而堅持醫學院與附設醫院這兩個機構,應該交由臺灣人主持,以發揮其長處。、1950年5月20日,傅斯年在臺灣省議會答覆教育行政的諮詢時頭腦溢血而瘁逝,享年55歲。、(莊永明:《臺灣醫療史》,376頁。)、(臺大醫院秘書室撰述) |
dc:format |
|
dc:rights | 權限: 臺大醫院 |
dc:source | 來源: 國立臺灣大學(http://www.darc.ntu.edu.tw) |
dc:subject |
|
dc:title | 主要品名: 傅斯年校長畫像 |
dc:type | 作品類型: 文物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474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