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拼音: 海陸:gongˋ fa nung chong pong pai leu

METADATA
Field | Value |
---|---|
rdf:type | data:Reused, r4r:RRObject, dcat:Dataset |
r4r:locateAt | http://data.odw.tw/record/d3334710 |
dcat:themeTaxonomy | data:Anthropology |
dc:contributor | 所有權人-姓名: 花蓮縣政府 |
dc:coverage |
|
dc:creator | 普查人員: 鍾寶珠/呂淑芳 |
dc:date |
|
dc:description | 歷史沿革: 光華村的開發是由民國52年(西元1963年)來台的部隊,為響應政府運用退除役官從事農墾開荒政策,就來到這邊來拓荒,當然這裡是河川的砂石地,沒有土壤,,而現在則變成可以耕種的良田。為安置戰後移居東部的外省族群,本鄉設有花蓮農場、光華新村,以及別農墾區等數處榮民農場。此牌樓見證民國53年(西元1964年)退輔會開發木瓜溪河床地榮民大隊屯墾之歷史,榮民與漢民族的互動(閩南、客家)原住民各佔一席之地,在榮民凋落之後,農場從風光到今日支荒廢,此牌樓之保存將成為農場之歷史記憶。民國83年公告指定為建築物類縣定歷史建築,公告文號:府文藝字第09305800270號。 |
dc:identifier | 識別資料: A2-1001505-2008-000894 |
dc:language | 中文 |
dc:relation |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地方耆老口述 |
dc:rights | 客家委員會 |
dc:source |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
dc:subject |
|
dc:title |
|
r4r:hasProvenance | http://data.odw.tw/record/p20160530-d3334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