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9 datasets found

ICON License: CC2.0:BY-NC-ND MetaDesc License: CC2.0:BY-NC-ND

Filter Results
  • 訪談進行 Get Refined Records

    受訪者林盛德先生不但編織籐編厲害,對於狩獵文化更有瞭解。春陽部落傳統編織文物上的發展,大體而言主要是以織布與藤編兩種,受訪者為一普受部落成員敬重的耆老,熟悉傳統的習慣規範,對於族人的傳統技藝與生活方式相當熟悉,尤以編織藤編與狩獵文化最為擅長,藉由深入訪談,讓賽德克族的傳統文化能夠讓更多的人認識與理解。在訪談的過程中,從一進受訪者家門開始,感覺就好像穿越...
  • 黃松德從軍時之照片 Get Refined Records

    擔任台籍日本兵的照片,受訪者黃松德為日本正規海軍,非軍伕。受訪者黃松德為山興部落前頭目,日治時期受日本教育,二戰時成為台籍日本兵,被派駐左營,為當時海軍成員之一。除豐富的學識與經歷外,受訪者黃松德亦是部落裡受人尊重的耆老,自幼學習傳統用具製作,父親所留下的生活器具與用品,皆用心保留在自家的文物館中。訪談者於受訪者黃松德雕刻時訪談,過程中介紹自己的生平,...
  • 牛奶榕 Get Refined Records

    除了果實可吃,嫩心也可以吃,嫩梢比較少吃,稍苦。 是賽夏族卡蘭祭(龍神祭)裡祭祀龍神(soro)很重要的一個植物。
  • 海金沙 Get Refined Records

    做工太累時,手腕會痛,以海金沙當手環,晚上戴,可治。"奇美的地名由來。(噶瑪蘭族-花蓮縣豐濱鄉新社部落 Paterongan)當做串青蛙的鐵絲。(噶瑪蘭族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小湖部落、新社部落 Paterongan)"
  • 向天湖部落傳唱古老音符的耆老-芎風金榮(一) Get Refined Records

    首先請芎風金榮女士就在地環境及背景作簡介。芎風金榮嫁至向天湖部落約有五十幾年了,對當地風俗民情相當了解,年輕時的記憶仍清楚,對於祭典的儀式亦相當熟悉。傳統歌謠傳唱的功力是芎風金榮在賽夏族裡最為推崇的一名耆老。其記憶的歌謠數量豐富,亦不忘藉著每一次的傳唱,希望所有賽夏族的子弟好好的學習,如此文化及語言便可得到延續的希望。訪問過程,首先請芎風金榮女士就在地...
  • 拉魯島祈福 Get Refined Records

    陳賢美女士(右二)與其他四位先生媽在拉魯島為今年國小畢業生祈福
  • 大峰峰部落歷史人文與傳統工藝-高依擺(七) Get Refined Records

    首先請教高依擺女士本身之出身背景,以了解其個人生命歷程;接著請教有關對於部落早期生活形態與方式,以及部落之歷史人文與傳統宗教等。高依擺女士頭腦清晰、口齒流暢,對噶瑪蘭族在大峰峰部落之歷史文化皆能娓娓道來。
  • 受訪者照片 Get Refined Records

    打獵時必須傳帶反光背心,以保安全。川春吉校長為國小校長退休,曾參與「賽德克族文史傳承協會」,對於賽德克文化相當關心,其母親對於部落遷徙有深刻記憶,因此常與母親請教文化事務。川春吉母親經歷過日治時期,因此川春吉先生對於日治時期族人的生活規範相當熟悉,亦時常請教母親關於族人的傳統文化。在訪談進行的同時,受訪者的母親也在旁邊,訪問的過程中若受訪者有不確定或是...
  • 工作側拍 Get Refined Records

    馮至正先生於部落開課,教導部落居民如何製作服飾彩繪。
  • 富源-產業道路盡頭(一) Get Refined Records

    本影音資料位於關門古道自東側進入翻越中央山脈西出南投縣的東段入口,即富源產業道路到登山口附近,主要記錄從富源火車站眺望虎狼山稜線及火車站對面街景;若是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看到中央山脈清晨的山嵐,向大家招手問好。
  • 倫太文東南稜的石階 Get Refined Records

    之字形古道上有一段保存完整的美麗石階,被青苔覆蓋之處都是石頭,從倫太文東南鞍走來大約20分鐘。
  • 編籐技藝 Get Refined Records

    受訪者周智惠先生介紹如何利用削整好之藤條片來編製藤帽。受訪者從小在新社部落成長,民國64年當兵退伍後開始到各地跑船,到過蘇澳、高雄、海南島等地,一直到民國85、86年開始回到部落,與彭福生先生一起學習藤編技藝,開始製作噶瑪蘭族傳統生活用具,至今已經有十五年藤編經驗。訪問過程,首先請教受訪者之出身背景,以了解其個人生命歷程。接著請教傳統藤編技藝之製作過程...
  • 鴨舌癀(石莧) Get Refined Records

    十二種傷藥的主藥之一。
  • 苦苣菜 Get Refined Records

    葉子都可以拿來吃,當菜,可以拿來炒,也可以拿來煮湯。bakiu有好幾種。
  • 百壽部落不凋零的記憶、技藝-豆鼎發(二) Get Refined Records

    而後又談到,以前在馬陵社有哪些祭儀活動,因而談到祭祀馬陵社鄰近區域的孤魂野鬼一事,這是有關於賽夏族與客家人間發生衝突的故事。另外,有關於祭典儀式的執行方式,豆鼎發先生也介紹到賽夏族個家族在傳統歲時祭儀時的職責與分工,最後是有關於百壽部落鄰近的產業及生態。
  • 楊梅 Get Refined Records

    果色紅,人食其果。 果實狐狸及猴子會吃,但飛鼠不食。
  • 鄒族特富野-Mayasvi歲時祭儀汪念月(三) Get Refined Records

    汪念月為目前特富野的頭目,對於部落的事情、祭典都相當瞭解,並擔任帶領、祭祀與主持事宜,對於鄒族歷史奕相當熟悉。
  • 黃玉鑾思考問題的神情 Get Refined Records

    黃玉鑾為池南部落耆老,幼時曾受日本教育,算是當時部落的知識份子,所以日本時期曾任類似今天的村幹事的職務,部落內族人存錢都靠他來填寫單子。訪談時受訪者以生命史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生平,雖然是個人經歷,過程中卻常常透露當時的部落生活情形,以及日本人與當地原住民的相處情形,池南部落為七腳川事件後日人遷移七腳川社的一個地區,所以日人對其可能加強防範。戰後進入林務局...
  • 用心認真的族語老師-陳玉蘭(三) Get Refined Records

    陳玉蘭在訪談時顯得有點靦腆,但只要談到族語相關議題,就會顯得特別有活力,從這個小細節就可以看出陳老師對族語的用心程度。訪談過程中主要想瞭解如何編製教材,提高學習成果,還有族語教學的困境為何,陳玉蘭提到因為現在撒奇萊雅族人太少,有時全校不到十個人,以舞鶴國小為例,因為人太少可能造成無人可教的情形,這個問題不論是老師或學校都莫可耐何。除此之外,還提到要將聖...
You can also access this registry using the API (see API 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