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9 datasets found

ICON License: CC2.0:BY-NC-ND MetaDesc License: CC2.0:BY-NC-ND

Filter Results
  • 複合媒材作品 Get Refined Records

    這是一個漂流木,但是鮮豔的色彩,讓人忘了這是一個漂流木,她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顛覆一般人對漂流木創作的刻板印象。
  • 東河部落賽夏族裡的泰雅織女-徐年枝(十三) Get Refined Records

    鑽研賽夏族編織,經過長時間努力與辛勤,最後在賽夏族編織裡闖出一片天。受訪者徐年枝原非賽夏族人,她是嫁入賽夏族部落的泰雅媳婦。民國83年,屏東工作坊開設原住民編織技藝課程,受訪者徐年枝前往參與該項課程研習,在學成之後返鄉成立工作室。受訪者徐年枝原本學的是泰雅族編織,後來在鄉公所鼓勵下,轉而鑽研賽夏族編織,經過長時間努力與辛勤,最後在賽夏族編織裡闖出一片天...
  • 2396峰南側的古道 Get Refined Records

    古道從2396峰南側和西側腰繞過山頭,幾年前原本茂密的茅草都已消失,露出明顯的下駁坎。
  • 進行訪談 Get Refined Records

    說明部落傳統gaya規範。黃德成先生為退休校長,小時後與長輩相處時,時常聆聽長輩述說過去的故事與環境變遷,自己家族亦有遷徙的經驗,除此之外,紅葉溫泉的開發漢人的進駐,對於他而言有很大的省思。受訪者對於萬榮鄉紅葉村的賽德克族遷徙過程相當熟悉,並對紅葉溫泉的開發,造成當地族人的生活變遷有許多感觸,提出許多原住民可以具體發展及改變的面向。此次訪談地點為紅葉村...
  • 薏苡 Get Refined Records

    只有一種品種,以前種過是種在旱地,今已無人栽種,不過有野生的(馴化);昔煮大鍋菜時,會混合薏仁、玉米、小米及樹豆一同煮食,薏仁好吃;未結果之前的薏仁葉片及莖可以餵牛。 未結果之前的薏仁葉片及莖可以餵牛。
  • 背籃製作說明 Get Refined Records

    谷長壽先生示範背籃肩帶的使用方式。
  • 霧社神社石燈籠 Get Refined Records

    龍德宮參拜道旁遺留著霧社神社的石燈籠。
  • 進行訪談 Get Refined Records

    耆老一直致力於族語教學推廣。對於自己部落的歷史脈絡相當熟悉,從部落如何遷徙、自然資源的分配與運用及部落間的禁忌等,皆可清楚的敘述,同時亦參與政治大學賽德克族語的編輯團隊,對於部落事務相當關心。 對於每一個問答,都可以詳細的描述,對整個部落的發展,過去的歷史脈絡相當熟悉,小時候曾與長輩去遙遠的地方打獵,在部落的規範及自然資源的使用上有親身經歷的經驗。
  • 傳統歌舞練習 Get Refined Records

    受訪者潘阿卻女士(後排左四)與部落其他長輩們一起練習傳統歌謠,並教導部落年輕一輩。潘阿卻女士從小在新社部落成長,年輕時期跟著父母親作農、抓龍蝦、魚苗等,一直到前兩年都還有出海潛水抓龍蝦;目前宗教信仰為拜觀音,在以天主教與基督教為主的新社部落來說是少有的。目前仍時常與部落其他長輩練習噶瑪蘭傳統歌舞,也常到各地作表演與演唱。訪問過程,首先請教潘阿卻女士本身...
  • 背袋說明 Get Refined Records

    受訪者潘天利女士示範香蕉絲背袋背法。潘天利從小在新社部落成長,日據時期曾就讀豐濱公學校二年,上學時期都必須講日語不可以講噶瑪蘭語言,一直到光復後才開始講母語。早期母親長輩們不會教導編織都是自己偷偷學習,從20多歲時開始編織到今已經有五十多年經驗。目前有空閒時間仍然從事編織,並且以噶瑪蘭族傳統地織機編織,是部落國寶級老師傅。訪問過程,首先請教潘天利女士本...
  • 歷史記憶的寶庫-李來發 Get Refined Records

    李來發在部落是一個有名的善獵的人,平常寡言慎行,實際上是受到賽德克族獵人文化的薰陶,生活上一直是一個謹守本分的人,他是長子,兄弟共有三人,而且,他們三兄弟都是部落中有名的獵人,而他本人對於部落狩獵文化的遵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夢占鳥占仍謹守過去老人的教導。
  • 部落歷史知識寶庫─林振春 Get Refined Records

    台東知本卡地布部落長老,曾經經歷「巴拉冠」的生活教育訓練,因此熟悉傳統文化養成教育、生活訓練等方面,卡地布部落傳統用具製作,對於部落歷史亦相當熟稔。熟悉部落文化中的神鬼關係,例如:喪家該如何搭祖靈屋脊相關的禁忌,或授獵文化中語大自然的互動關係等。
  • 藤椅 Get Refined Records

    結合部落傳統的藤編,所編製而成的藤椅。蔡明賢是部落少有仍然關心部落狩獵文化如何傳承的獵人,他已屆75的高齡,狩獵的時間長達60幾年,他自幼隨著父兄到獵場狩獵,部落中除了個人的獵場外,部落或家族的獵場他幾乎都去過了。他有兩個兒子,在部落中也是常常利用農閒的時間狩獵,這也是受到父親從小的影響而來的,並接受父親狩獵的Gaya的傳承。
  • 魯凱族-藥食用植物訪談-杜良君(三) Get Refined Records

    受訪者杜良君為農科出生,長期關注部落週邊與傳統領域之植物,對於傳統植物相當熟悉用法,所知甚多。
  • 進行訪談 Get Refined Records

    講述日治時期日本人對於族人的土地分配。田西和先生瞭解過去族人從南橫天祥遷移到卓溪鄉崙山村,多次搬遷的過程,對於祖先的故事相當熟悉,曾擔任卓溪鄉代表及鄉公所秘書,部落的行政事務及部落規範相當熟悉,亦有參與政治大學賽德克族語教材的編輯,對於族人事務相當關心。訪談者對於過去祖先從天祥遷徙到卓溪鄉崙山的過程相當瞭解,同時對於祖先曾說過的故事仍有記憶,對於過去的...
  • 筆筒樹 Get Refined Records

    吃嫩葉,毛除掉把皮削掉切片過燙,起鍋之前白醋放一湯匙下去,外層的黏液就沒有了。
  • 溪頭秋海棠 Get Refined Records

    很酸可吃,山上無水喝時可止渴。 洗鍋子最好,洗油膩的會很乾淨。
  • 受訪側拍 Get Refined Records

    她還談到傳統服飾的規範與禁忌,因為對於魯凱族來說,服飾的圖騰是具有象徵社會地位及權力的,因而身為一個傳統服飾技藝師,她在這部分相當把關,不會肆意的讓一般人愛穿什麼就穿什麼,而是依著個人社會地位來製作。近年則因年紀的關係,較少製作傳統服飾了。
  • 受訪側拍 Get Refined Records

    年近九十歲的巴蘭香女士,過去是製作傳統服飾的高手,部落居民都會邀請其製作。
  • 朱國勝(六) Get Refined Records

    朱國勝先生為賽夏族巴斯達隘主祭朱阿良先生次子,因長期居住於原鄉部落,對於傳統文化知之甚詳,特別是巴斯達隘儀式的掌握及祭歌的演唱,已經成為賽夏族文化的傳承者。
You can also access this registry using the API (see API Docs).